跑者膝是運動員,特別是跑者最常見的膝蓋疼痛原因之一,但並不限於他們。儘管如此,關於其成因、治療方式,以及在出現症狀時是否應該繼續跑步,仍然存在許多錯誤資訊。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探討什麼是跑者膝,了解其症狀與成因,並澄清五個可能妨礙您正確復原的常見迷思。
什麼是跑者膝?
跑者膝的醫學名稱為髕股疼痛症候群(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,簡稱 PFPS),是指膝蓋前方或髕骨(膝蓋骨)後方的疼痛。當髕骨在股骨(大腿骨)上方的滑動不順時,尤其是在進行跑步、爬樓梯或深蹲等對膝關節造成壓力的活動時,便可能引發這種疼痛。
以下是此病變最常見的症狀:
- 膝蓋前方的鈍痛或隱隱作痛
- 長時間坐著時疼痛加劇
- 膝蓋有劈啪聲或摩擦感
- 偶爾出現腫脹或僵硬
主要成因包括:
- 重複性壓力導致的過度使用
- 髕骨排列不正
- 肌肉不平衡或無力,尤其是臀部或大腿肌群
- 不適當的鞋款或不良跑步姿勢
- 運動強度或頻率突然增加
關於跑者膝的五個迷思
在面對膝蓋疼痛時,正確的診斷至關重要。如果您正持續感到不適,最好諮詢專業醫療人員。許多人選擇尋求整體療法,例如透過脊醫進行非侵入性的膝蓋、背部與關節疼痛治療。現在,讓我們來看看最常見的五個迷思:
迷思一:跑者膝只會影響跑步的人
事實: 雖然叫「跑者膝」,但並不只限於跑步者。任何日常活動中反覆彎曲膝蓋的人都可能受到影響,例如騎自行車、健行,甚至長時間久坐的人。這種問題與膝蓋的運作機制有關,而不只是運動類型。
迷思二:休息是唯一的療法
事實: 短期休息可以舒緩症狀,但長時間完全不活動反而會讓支撐膝蓋的肌肉變得更虛弱。更有效的方式是「積極復健」,在脊醫的指導下進行低衝擊的鍛鍊,以增強肌力並矯正不平衡。
迷思三:您必須完全停止跑步
事實: Stopping all physical activity can actually reduce the chance of your recovery. Instead, focus on changing your routine, shorter runs, softer surfaces, cross-training, and supportive footwear.
迷思四:膝蓋痛就代表需要手術
事實: 大多數跑者膝的案例其實可以而且應該透過非手術方式治療。像是強化運動、伸展、泡棉軸放鬆(foam rolling)、徒手治療等方法通常都很有效。手術僅在其他方法都無效的情況下才會考慮。
同樣地,許多人在面對背痛或坐骨神經痛時,往往會直接選擇侵入性的治療方式,但 椎間盤突出治療 以及其他脊椎相關疾病的處理,在多數情況下應該先從非侵入性的方式開始,例如脊椎指壓治療。
迷思五:所有的膝蓋疼痛都是一樣的
事實: 膝蓋疼痛是一種症狀,而不是診斷。像是韌帶拉傷、半月軟骨撕裂、滑囊炎或關節炎等情況都可能引起疼痛,但每種情況所需的治療方式都不同。跑者膝有其獨特的成因,應該採用相應的治療方法。
這也是為什麼自行診斷可能具有風險。透過正確的專業評估,不僅可以避免忽略潛在的嚴重問題,還能確保您獲得最合適且有效的治療方案。
總結
別再依賴那些可能延誤您康復進程的迷思了。重點應放在了解自己的身體、尋求專業建議,以及加強膝蓋周圍的力量與活動度。無論您是正在考慮改變生活方式,或是前往 Agape Chiropractic Hong Kong 尋求 香港脊醫 的協助,採取有知識、積極的態度才是關鍵。只要有正確的認識與支持,您都可以擺脫跑者膝所帶來的困擾。
Other Useful Links: